小的时候,我爱听评书,尤其是讲古典武侠演义的。那时候生活似乎“简单”。吃饭,睡觉,练习武艺,杀人和被杀,就是为了一个“义”字。当然,如何评价所谓的“江湖义气”还有待于商榷。对一部分人的“义气”,很有可能就是对另一部分人的“意气”。譬如杀了人,有人称为“义气”,有人称为“犯罪”。只有掀起历史的书卷,后来人才能定义何为“大英雄”,何为“大贼寇”。“说书的嘴儿,唱戏的腿儿。”平头小老百姓,评头论足,也就是图个苦中乐一乐。下雨天打伞,手忙嘴没有闲。
话说中国古代以马代步的时候,武林好汉们除了期盼手中有件称手的兵器,也人人都向往有一匹快马同行。蓝天白云,古径小道,衰草凄泣,让人神往。到了客店,手一甩,大剌剌地说: “伙计,好好照顾我的马! ”横的二愣子把眼睛一瞪, “看啥看,还不伺候这位主子去?出了差错,把你的脑袋拧下来当夜壶……。 ” 小二满脸堆笑, 双手往前一搭, 低眉顺眼, 嘴一撇, “这位爷,哪里的话儿。刚清理的马厩,气通着呢;昨晚铡好的干草,还散着香哪……”心里直骂着二愣子的娘,笑眯眯地牵马躲到一边的阴凉地里去了。
有点钱和势的仗义武林人, 则是另外一番景色。 千亩粮田, 养的就是清客,庄客, 和骠马。垂柳环绕的气派的大宅院前,滚出的是一条笔直的青翠石子铺就的大道。路的两旁是一顺儿的拴马的桩。桩上的环儿磨得像镜似得明。最惹眼的还是那一匹匹的骏马。马的蹄儿修理得整整齐齐,脚掌钉得合合适适,毛发剪得齐刷刷的,皮肤洗得干净着呢。路人甲和路人乙们不由得暗暗称赞。虽然肚子可能饿得敲打着边鼓,眼珠却飞快地转溜着,盘算着自己何时才能有其中的一匹。 哪怕是匹口老的咧, 那也是老本家的马, 人生一匹快马,也不枉来到这世上走一遭。
排场,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从远古到现在。
这些年 , 马渐渐成了人们的宠物或者投资的工具(如赛马和种马)。达官贵人,土豪劣绅们代步的工具也五花八门,私人飞机,游艇,那简直就是咂个嘴的事情。劳苦大众们趋之若鹜,也大多数拥有自己的汽车。想想1910-1913 年的 T- 型福特车(FORD)和现在的车有什么区别么?一个同事就有这么一个老爷车,每年单位举办古董车展,开过来晾晾太阳。车的基本构架满足了基本功能 - 兜风代步。现代车的功能则举不胜举,加长,卫星电话,房车,外加专车司机,甚至于车震和做一氧化碳吧。如同收藏宝马,那些在鼓动“占领华尔街”(‘OCCUPY WALL STREETS’)人眼中可以归纳为百分之一的(TOP 1%)中人群们收藏名车,非,亚,欧,美,澳,没有一个洲拉下,外加一个月球车。
但车还终将是车,一个物件。在美国,车则是多数人的代步工具,尤其是在公交系统难以或没有发展起来的地区。每一个汽油涨价的消息,都令人纠结。十几年前,1.4 美元一加仑的时候,很多人说涨到两块就不开车了。那时候笑听年纪大的人讲 50 美分一加仑的好时光,难以置信。2012 年 3 月加州的洛杉矶(LOS ANGELES)成了全美国油价最高的地方。普通汽油 4.8美元一加仑, 路上包括周末仍然是川流不息的车辆。 开往临近圣地亚哥 (SANDIEGO)90 英里的路程,高速公路上一般需要一个半钟头,周末时运不济的时候,开三个半小时则毫不稀奇。
车轮上的自由可以有很多形式来表现;车轮上的自由是有代价的,尤其是对老年人或者说 70 ~ 80 岁的人。在美国听到这样的新闻不要奇怪:道路上发生车祸,70 多岁的夫妇俩开车,撞到了另外一辆或一些车。被撞的车上年轻人发生死伤,年老的司机却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害。我听过很多同事的父母七八十岁还在开车购物,会朋友,看病取药。近距离开车就不说啦,远的可以从佛罗里达(FLORIDA)开到威斯康星(WISCONSIN),从南到北,横跨几个州,每年如候鸟一般。前两天,我收听有个关于车的每周专题访谈。有个听众向主持人询问如何帮助自己 78 岁的父亲挑选个新车,是一般的车,还是节能 / 油型的。
有了车,老年人人身上就有了自由,心理上如同有根拐杖,气场强大,因为没有依赖别人的负担。美国法律上也没有规定多大年纪不可以开车;颤巍巍地开车并没有违反法律。但自然界的规律则无形地制约着人的行动。我认识一位在一所著名医学院教学工作的副教授,每周做门诊。时不时需要评估一些老年人的行动(或者思维)能力,并且将诊断结果当面告知被评估的老人。百分之百地,当被告知不可以开车的时候,那些老人顿时泪如雨下。男人,女人,胖的,瘦的,高的,矮的,外表强壮的或软弱的,看似内心坚强或软绵绵的……
失去了车轮上的自由,对于在这个车轮上的国家长大的人们,无疑是一种致命的打击。生活的质量瞬间下降,心理上的拐杖消逝于无形;走路都开始需要人扶了;不服老可以 , 但自然规律似乎让这种掩耳盗铃似的作法变为肥皂泡,飘到高空处后破碎了,空留下五光十色的记忆。或许这些老年人们有很多的人生支撑点。 但毫无疑问, 他(她)们失去了人生的一个宝贵的东西,自由活动的意志,即车轮上的自由。
无人例外。
本文节选自关东胜作品《美国花楸》。
作者简介:关东胜,艺美网专栏作家,工学博士(美国)、工商管理硕士(美国)。曾任教于京城高校,现定居美国,从事食品安全和品控工作。
本文为关东胜先生授权艺美网独家首发,未经艺美网书面许可,其他媒体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