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发展中国家青少年肥胖问题不时见于报道。媒体将主要原因 归结为生活习惯的改变(如快餐类),丰富的食物供给。但是还应该有个人的意志力,即如何拒绝食品的诱惑,外加国际上知名的医药公司的利益驱使。 市场和利益,如同吸血鬼一般;食品已经开始渐渐地变成了一种可以让人上瘾的东西了。人类社会挣扎于食品的诱惑中,肥胖化不可避免。
?从国内来参加培训的一位女士曾经感慨,“美国人真胖啊”。她说她见 到一个人的大腿似乎比她的腰还要粗。这位女士也不是苗条的人,她的孩子 也快 3-4 岁了。可能的确是见到了比较肥胖臃肿的人士。对我来说,则是见 怪不怪了。我原来居住的州是位于美国的中西北部。曾有一位美国作家描述 那里的人们,当然指的是有些人:他 ( 她 ) 们在街上走动,仿佛是一座座移 动的小山。
一般广播或电视新闻里,通用的一个说法就是三分之一论。即在美国, 有三分之一是患有肥胖症,有三分之一是超重 ( 标准体重 ),另外三分之一, 可不全是明星,模特。不要忘了,还有婴儿,小孩子,青少年等。掐指算算, 成年人中,肥胖的比重可能就需要重新估量了。如同大家现在津津乐道地谈 失业率,到底是 8.2%,还是 10.2%,还是 17.0%?就看科学统计的基数在哪里。
我对肥胖的不陌生要归功于十多年前看到的一个专题片。内容就是讨论 美国社会的肥胖问题。当时正在锻炼的我,不夸张地说,是咬紧牙关强迫自 己看完几个 500 至 600 磅的人的故事。从头到尾看完节目对我的饮食观影响 很大。印象最深的报道是关于一个手术去脂的女士,和一个只能躺着就餐的小伙儿。手术去脂的简要过程让我目不忍睹,躺着就食的小伙则让我充满同情: 他就是饿呀。一顿饭,足有 20 多人吃一次麦当劳汉堡的总和。他的妈妈和妹妹体形正常,和非肥胖症人一样。从小伙子小时候的照片看,他也显得很普通。只是不知何时,他染上爱吃快餐的习惯,最后快餐竟成了其生命中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同空气。他的妈妈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为他准备食物。 原来“吃”是可以上瘾的 ,如同香烟或者大麻 ,或者海洛因。胖也可以变成灾难。 美国人经常讲,“沙发土豆”,其实都是说得相对委婉了。
后来我经常参加一些有关运动和健康的讲座。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字: 平衡。饮食平衡,如同能量守恒。吸收和排泄的多与少决定身体能量的消耗和累加。一个人要保持健康的体重,就只有两个途径,合理饮食,有意识地 锻炼。现在健康食品的一个标准是能量提供的多少。试想在食物匮乏的年代, 有多少人为减体重犯愁呢?
自此,我再也没有勇气观看类似严肃而震撼人心的专题节目了。但那一 位受访对象,也是位肥胖者讲的话让我终生难忘:“我在和食物做爱(‘I MADE LOVE TO FOODS’)”。
本文节选自关东胜作品《美国花楸》。
作者简介:关东胜,艺美网专栏作家,工学博士(美国)、工商管理硕士(美国)。曾任教于京城高校,现定居美国,从事食品安全和品控工作。
本文为关东胜先生授权艺美网独家首发,未经艺美网书面许可,其他媒体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