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说嘉定·包仕武书法艺术
主办指导: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美术院
主办单位:
中国书法家协会展览部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
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员会
承办单位:
上海市嘉定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嘉定区委员会
西口文化发展(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嘉定博物馆
陆俨少艺术院
尚画美术馆
上海市嘉定区书法家协会
鼎力支持:
人民大会堂宾馆
上海祯西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
展览时间:2018年5月5日——5月10日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1-2楼展厅)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包仕武艺术简历:
包仕武,1968年10月生,安徽含山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嘉定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尚画美术馆馆长、上海民盟书画院嘉定分院院长、《画坛》杂志执行主编、高级美术师。上海市嘉定区学术技术带头人、广西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作品数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一、二、三届楹联书法展”、“全国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二届正书作品展”、“全国首届行草作品展”等全国重要书法展览。曾获得“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国际书画展”一等奖,“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全国书画展”一等奖,“全国双拥书画大展”铜奖,“首届中国书法艺术节全国百家书法精品展”精品奖。获得文化部设立的中国政府社会文化艺术最高奖——全国第八届群星奖优秀奖;获得中宣部批准,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设立的书法专业学术最高奖——第一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提名奖,入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多件作品被上海世博会及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沈鹏先生题 包仕武书法艺术
序
大巧若拙
郝文勉
包仕武君书法艺术展将要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家向往之地中国国家画院隆重开幕,这是他多年来在书法领域辛勤探索的结晶。拜读之后,令人感觉墨律跳动,一股强劲的“拙朴”书风袭来。
拙朴在书风中是非常典型的一种,历史上书家曾再三强调其重要,黄庭坚曰:“凡书要拙多于巧”,顾凝远曰:“元人用笔生,用意拙,有深意焉”,傅山曰:“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说文》谓“拙”字本意不巧也。一般理解为愚笨,不灵活,不善于,幼稚,等等,总之是不好之意,但在书风中为什么又上升到一个美学地位令人追崇呢?同样歪歪斜斜的字,为什么有的是真拙而上升不到书风地位呢?这里有一个拙朴书风的认定尺度问题。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五章中有 “大巧若拙”之句给出答案,选择与“大巧”的对立词“拙”字来注释,直观阐释了“拙”之美学观念,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傅山也结论说:“正极奇生,归于大巧若拙已矣。”怎么把“拙”与“大巧”连接上,这中间潜藏了好长的距离!书法的这段距离实在太遥远了。为了不混淆概念,我们把“拙”分为前后两端,前端的“拙”未加努力,直接表露愚笨的令人厌恶的丑态,可谓“拙笨”,后端的“拙”是经过努力,间接曲折地表现出来一种含蓄朴素的令人欣赏的美态,可谓拙朴,或者“拙美”。书法的拙美不是在笔画的歪斜、构字的不成熟上刻意,而是要在“大巧”基础上作文章,大做文章。几千年来,汉字书法经历了从粗朴稚拙的文字契刻阶段到讲究法度、规范工整的馆阁体书写阶段,但是极度规范的书体扼杀了书法艺术的生命,人们对千篇一律的字体感到厌倦,于是力求变化,打破规范,又回到原来的拙朴上去,这叫“返朴归真”。这种返归的拙朴较之原始的拙稚截然不同,后者的拙朴有了艺术的价值,朴近自然,拙近天真,拙中寓巧,巧中有拙,不以华丽的外表为尚,不拘于小处的微妙处理而立足于大气氛的把握,立意深入内在,着重于本质的、内在美的追求,极自然之致,予以质朴无华、天趣横生之美感,拙朴被奉为无上境界。看仕武君的学书经历,他是努力地连接“大巧”与“拙美”这段遥远距离的。1987年认识仕武时,他已经获得书法拙朴风格广受同行赞誉,此后至今,他已在书坛尤其我的念想里走过30多年,现在终于以成熟的拙朴书风登上大雅之堂,践行了书法美学概念,从其作品可以想见一路艰辛。书法艺术家要完成这个“拙”的演变,之前不知要走过多少曲折艰辛的道路。尽管这个路十分漫长,但必须得走,不走就无法得到“拙美”。
拙美可以与大巧划等于号,大巧的前提则是“巧”。《说文》释“巧”为“技也”,即技术、技巧,是熟练掌握了某一方面的基本知识技能,并具有丰富的阅历经验,能够解决技术问题。单是这个“巧”已是很难得到了,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书法上的“巧”就是常说的苦练基本功,掌握书法传统。大凡能作为书法传统的,都是代表那个时代的文字艺术关键词,是实质性的用文字形体艺术揭示人间美学规律的不朽作品,是曾经的书法时尚。它们成为书法传统之前,也是“大胆”和“叛逆”,为书界提供了当时所没有的高度和深度,创造了规范。书法传统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记忆,并没有使书法艺术终结,而是富有顽强的生命力参与后来的书法建构,使书法艺术向前发展。仕武君不愧一个远见卓识者,他在这个市场年代,注重书法之“巧”的雄厚铺垫,是书法传统的一位忠实守卫者、传承者。其书法作品不管怎么酣变多端,都深深隐藏传统功力,把传统隐藏得天衣无缝。如《正气歌》八屏等作品,本以工整的隶书为底,却含有古隶简书的笔意,但又没有简书的那种个别笔画的夸张,因而显得规范法度,古厚苍劲。《秋霞圃诗》三屏则显示《石门颂》《褒斜道石刻》的书影。径向传统回归,又不泥于传统,达到矛盾的统一,其实是传统在建构着他的书法。书法传统甚而就成为后人建构书法、评判书法的唯一基础。当下这个道理却没被广泛接受,书界也曾经厌恶过传统,把传统视为创新的绊脚石,结果非常可悲,能够成为以后书法传统的好书法作品日渐稀少,真正的“大家”“大师”离书界越去越远。钦佩仕武的勇气对这种时潮的反叛,沿着书法传统的正确道路成功走下去。
“大巧”即“巧”上加“巧”,老子表述“大巧”有高不可测之意义。人类的认识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任何一个知识领域,总是不满足于小“巧”现状,而是寻求“大巧”。“大巧”就是创新,是在丰富实践经验基础上的改变突破,是向好的方面发展的普遍规律。书法“大巧”是对当时书法的不满足,是在书法传统经验上的重新建构,是建构起来的又一个书法高峰,这个书法高峰也将慢慢地成为传统。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认为,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直,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意即必须突破熟巧,大胆创新。但创新谈何容易,书界常感创新无路,读了老子的“大巧若拙”,再看看仕武的书作,不禁眼前一亮,这不是仕武对书法美学高峰的企望登攀吗?为了不状如算子,他重新设计字中结构,打破常规。如《文章道德联》《万古百年联》等每字都奇险无比,揪心动魄,但都给人以悬崖勒马,回味无穷。“拙”字可谓书法创新之最高方法,也是仕武书风形成之根本答案。仕武君较早掌握了“拙美”之法,几十年前他写字就有些歪歪斜斜的味道,在书法美学知识尚未普及之时,过于歪斜的字也引起了一些不同意见,因为与众不同,现在看来,那些不同意见是对仕武书法的褒奖,说明仕武是书法真谛的一位先知先觉者。
解读仕武君书法拙美有突出两点:一曰苍辣自然,用汉代蔡邕《笔论》话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仕武书法取法自然,瞬间多变,笔笔变,字字变,章章变,无处不变,质朴古雅,天真烂漫,推起满纸云烟。二曰融会神通,他把真草隶篆各体杂糅一起,各种书法风格交相呼应,如其《雁知鸥为联》《养心知困联》等作品就无词命名是何种书体,隶体?魏体?楷体?行体?等等,求变若渴流于笔端,努力传达着创新消息,臻于书界“道”境。语词什么时候对创新实践都苍白无力,我们也期待仕武君继续努力,早日命体。
2018年3月20日北京
?
纵逸彰奇势 ?拙朴显雅韵
——阅读包仕武书法有感
仕武是安徽含山人氏,早年求学中原,后于八闽,现供职于上海嘉定博物馆,工作之余挥毫染翰,沉浸于书艺。仕武的书法,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便在全国展览中脱颖而出,声名鹊起,于今早已名至实归,为当今书坛中青年实力派书家之一。
仕武雅好书画,痴于艺文,每见名碑名帖、孤本善痕,皆爱不释手,悉心揣摩。广涉汉魏碑版,博取明清书翰,于汉隶、魏碑用功最勤,故其书雄浑大气又不失潇洒恣肆之趣。阅读仕武书作,时常被其作品中蕴含的纵逸之势和拙朴之韵所打动。自古以来,书家在书写过程中将笔势和笔韵二者有机融合,藉此传达书法的文化精神和人文内涵。明代李日华说:“凡状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势,得其势,不若得其韵。”一般来说书法对势的强调,不仅赋予了书法以动感,也让人在阅读时体味到其中的节律,从而带给人们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快意和心灵激荡,它让气势如虹的作品饱含着生命的律动和血脉的贯通。仕武书作气势宏大,豪放恣肆,让人一看便知是当代书家的面目,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尤其是在点画疾徐轻重的节奏变化,字形聚散正欹的姿态处理,墨色的浓枯虚实交替对比这一系列技巧上,都展现出他对书法艺术的个性化理解以及通过长期反复磨练所具备的能力。古人云向背生势,向背即指对比关系的处理。仕武书法强调对比关系,以及墨色的枯湿浓淡、点画的粗细方圆、结体的大小正侧、章法的疏密虚实等,均有予充分表现,不但增强了作品的形式感,而且赋予了独立的审美价值,。纵观当代书坛,自中原王铎、傅山之风骤起以来,以势名家者比比皆是,然而,若一味强调得势,难免让人在阅读之余感到书作有粗糙草率虚张声势之憾,从而缺少精致和典雅的成分。仕武了然此一关捩,为避免作品的草率空洞,遂将目光转向了魏晋碑版的研摹之上,把明清书翰的笔势与汉魏碑版的雅韵进行熔铸贯通,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面目。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仕武在长期的学书过程中,除了反复临摹古人碑帖之余,还善于读书思考和领悟。将临摹时得到的感觉进行自我参悟并融入到创作之中,临摹与创作双向互动,从而佳作迭出。众所周知,学术有其不能割裂的链条,承继先辈学术成果,并作符合当代逻辑的批判和延伸,是艺术发展的规律。书法绝非炫巧逞技之能事,在临摹、掌握古人技巧的同时,更应揣摩书法艺术于情感的表达,从而体现文化内涵的深层规律。因仕武文科出身,赋予了他较为雄厚的文化功底,他以广阔的大文化视阈对书法作现代形式的探索和梳理,力争笔墨随时代而化又不失古人精神内涵,入古而不泥古,出新而不悖古,于纵逸之中彰显奇势,于拙朴之中蕴含雅致。此一点当是仕武取得成功根源所在。
书法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有其固定的文化形态和个性品质,在不断走向非主流化、民间化的当代文化语境中,由文人雅玩转向大众文化消费,“展览效应”无疑助长了当代书法面目更迭的步伐,对书法价值界定和评价也有了全新的定位。如何客观地对待这一现象,并从这一现象中探寻书法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值得当代书家进行思考和抉择。从仕武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理解和感悟,他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是经过整合、提炼、注入自己理性的思考,这其中既有与当代价值观、审美趣味、创新意识相契合的个性张扬,又有传统文人对心灵纯净的守候,这无疑会使他的书作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
综观仕武近年来的书法作品,不管是纵逸疏宕的行草书,或是拙朴雄浑的隶书,其在用笔、结构造型及章法处理上都有独到之处。这主要得益于他对传统笔法的理解和领悟,得益于他对笔墨语言驾轻就熟的创造,也得益于他不拘于古人常法的艺术追求。临摹与创作的本质是继承与创新,前人之述极其丰瞻,仕武深谙其中道理,他学书二十余年,始终扎根于传统,从中获取各种表现技巧和创作灵感。传统的生命在于发现和解读,若采用同一的解读和临摹方法,定会产生封闭和僵化,只有将时代精神注入其中,书艺方能获得发展。因此,包仕武在创作时避免惟妙惟肖的步趋古人,而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理解和阐述,以饱含情感的笔墨语言阐释其对人生和自然的终极关怀。
今天,仕武在书法艺术上所取得的成绩,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他的执著、勤奋、敏悟和好学,有理由相信,其书法历程将会走得更远,在个人风格的追求和锤炼上将会不断迎来新的提高与突破。
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副主任、西泠印社理事?崔志强
《練川六景之夢園醉宿》68×68cm
擬醉無歸客主諧,半窗月色靜嚴街。何當更下陳蕃榻,十日平原也自佳。
《写心》 ?138×69cm
《魔都水墨》 180×150cm×4
《古疁》180×50cm
跋文:嘉定建县于南宋嘉定十年,因年号而得名。唐时属昆山县疁城乡,故别称疁城、古疁。明末画家张彦作画喜署 “古疁张彦”款。清代鸿儒钱大昕作书亦多用“古疁钱大昕”款。民国嘉定勤业中学校歌云:“古疁文化邦,忠节侯黄,学业钱王,历史有荣光”。(款文 ?王光乾)
《幽居》 明?朱稚美 127×50cm
春来无地不花丛,惟有幽居自不同。香佩润沾兰径雨,葛巾轻惹药栏风。
一生一事?有痕无悔
童大焕
仕武兄要在首都北京举办个人书法展了,我为他高兴,为他感到骄傲!
仕武这是在用“一生一事”的执着精神,给天空和大地留下自己的身影。
1990年7月,我大学毕业来到福建三明小城;1992年底,同龄的仕武兄成了同一套房里的邻居。从此,我们开始了长达十年情同兄弟又胜于兄弟的友谊:生活上彼此关照,艺术和思想上互相砥砺。当年,年仅24岁的他,是作为艺术特殊人才,专门从安徽含山引进到福建三明的。
本以为宁静的山中岁月可以地久天长,但我们还是忍不住要奔向远方。
2002年春,我受中国青年报之邀举家迁往北京。当我挥手作别三明的时候,曾对仕武说:市场有更为宽厚的胸怀,更为广阔的空间。从中,我们也可以获得更为自由的心灵空间,不必以他人的喜恶为喜恶,可以更好地挣脱世俗的羁绊,打破心灵的枷锁,心无旁鹜地我手写我心,从而更好更快地向艺术和思想的自由王国迈进。
2006年,仕武应邀举家迁往上海。
两家人的山中岁月都变成了中国最大都市的城中岁月,外界更喧嚣,但我们的心依旧宁静。隔空相望的日子里,我们依然是互相看着成长的。仕武几十年如一日,纵情挥洒他的纸上云烟,我则越来越在城市化和房地产研究领域独辟蹊径,直至完全脱离单位。这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身不为物役,无案牍之劳形,心远地自偏的个人世界。宁静致远,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以独立的自我,用自己的思想和艺术语言,找到了与世界对话与和解的姿势。有情有义有个性,不妖不媚不流俗。
人间如白驹过隙,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转眼到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年龄。我们都已经更加清晰、更加笃定地知道了自己的天命与痕迹所在,也必会在艺术和思想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地走下去。鸟归有迹,雁过留声,墨迹光影,无悔无怨。
不管世界有多大,我们的思想和艺术,我们的心灵都能拥抱它:
每个夜晚习惯在夜幕下独自思考
嗅遍人间大地和天空中无穷奥妙
蜕变的时代外面是多么喧嚣热闹
我只独守自己最安静的心灵一角
......
2018年3月1日于北京兰心斋
童大焕:知名评论人,独立学者,城市化和房地产研究专家。原中国青年报评论编辑、中国保险报评论主编,现为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大焕城市化战略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