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评说杜小荃(3)
本期作者:张立富(临沂大学教授、副校长)
名称:空谷幽芳
尺寸:45*25cm
年代:2020年6月
编者按:
吴昌硕先生是“后海派”的开宗鼻祖,是西泠印社的第一任社长。他在中国花鸟画领域开创了历史性的贡献,被后人誉为“一代宗师”、“文人画最后的高峰”。
作为当代研究吴昌硕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杜小荃先生,对“吴派”艺术潜心课研,躬耕不辍凡有数十年历程。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集书画篆刻、美术评论、文学写作于一身的综合型艺术家。2022年是杜小荃先生的天命之年,又恰逢他从艺三十年,可言是“人生艺术俱欢颜”。据悉,杜小荃先生将于年内举办“问道缶翁——杜小荃从艺三十年书画艺术观摩展”,同时,举办学术研讨会、发行书画文集等活动。
为此,各界同仁挚友以不同方式对杜小荃先生的“为人为艺”给予了批评与褒奖。借此机会,艺美网将分期对相关祝贺作品、艺术评论等进行重点推广,以飨读者。
小荃印象
文/张立富(临沂大学教授、副校长)
小荃来信,知悉他今年要出版一本文集,顺便搞一次三十年从艺的回顾展,嘱我写一段艺评。应承下来,诚惶诚恐。虽然我自幼深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喜欢欣赏书画艺术,但本职工作繁忙,偶尔提笔划拉几个字,亦属自娱自乐而已。深知传统艺术博大精深,绝不是凭着一时兴致就能登堂入室的。读小荃的文章,欣赏他的书画久了,虽是门外汉,也有一些自己的粗浅认识,忍不住也率尔操觚,就教于方家。
名称:日长中天
尺寸:68*26cm
年代:2021年6月
初识小荃,是一个偶然的机会。2018年金秋去济南,有老友相邀一聚,席间介绍说有一位颇有名气的画家杜小荃。相谈甚欢,得知他的老家就是临沂,感叹于机缘巧合,他在临沂时无从相识,在异地兴逢老乡,倍感亲切。此后多有联系,报纸上,电视上以及微信朋友圈中经常能看到他的消息,对于他的书画文章逐渐熟悉起来。
名称:红豆依稀冒需生
尺寸:138*34cm
年代:2021年12月
走进小荃的艺术世界,最大的感觉是作者的聪明和勤奋。与古为徒,化古为今,在艺术历史的长河中纵情遨游,从容转换,逐渐成就自我。从与他熟悉的临沂本地的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小荃当年是以书法起家,逐渐走上书画文印兼修的路子,这源于他眼界的开阔与修养的全面。几十年的辛勤耕耘,加上个人的聪明慧根,使得其书画日臻精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个性风格。
隶书:节临汉《西狭颂》
尺寸:50*34cm
年代:2021年2月
临沂是书圣王羲之和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故里,是中国书法名城,一直有着浓厚的书法氛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政府多年的经营尤其是连续十八届“书圣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使得临沂在全国书法界的地位越来越高。出生于临沂的小荃,艺术之路从书法启航可谓理所当然,顺理成章。当代许多国画家往往是因为书法根柢的欠缺而限制了更上层楼的机会,而小荃的艺术经历和他艺文并重的理念恰恰有效地弥补了这些,从他近年来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读到:他的文风、书风、画风、印风已经日趋统一,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隶书释文:
热不因人,翁之乐者山林也;居虽近市,客亦知夫水月乎
尺寸:50*18cm
年代:2021年4月
小荃在书法上的选择,从二王入手,经历了对于颜真卿,宋四家,明代吴门书风以及晚明以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书风的循序渐进,尤其对于清代碑派书学思想的浸淫日久,最终落脚于“”一代宗师吴昌硕”。这一选择应该是他的自觉,是他自身的性格特点使然。小荃健谈,为人豪爽大气,不拘小节,处处彰显出山东人的豪放与沂蒙人的实在,与吴昌硕书画的横超直入、纵横率意不谋而合,心有戚戚。小荃的书画印都能看出吴昌硕的影子,这一风格经过他多年来的锤炼,已经融入到他的艺术生命当中。
篆刻:隔墙见角
质地:紫砂陶
尺寸:2.5*2.5cm
年代:2012年6月
小荃的艺术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拿古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在传统的外在形式下,处处关注的是当下艺术发展的新理念,体现的是当代人的喜怒哀乐、价值情怀与审美思想。“笔墨当随时代”—-清人石涛的这一论断一直是他的艺术追求,这也体现了当代文艺创作的宗旨。在知天命之年检视与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是为了明确自己的艺术之舟下一步的航向,从而迈向更广阔的新境界。
篆刻:一指禅
质地:紫砂陶
尺寸:2.5*2.5cm
年代:2012年6月
衷心祝愿文集顺利出版和展览圆满成功,让我们期待他创作出更丰富的精神食粮!
张立富
2022.12.1
杜小荃简介:
杜小荃,1972年2月出生于山东临沂。书画家、美术评论家。研究生学历,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山东省政协委员、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常委。农工党第七届、第八届山东省委委员、农工党山东省文化与体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农工党山东省直艺术支部主委。现任农工党中央书画院副院长,农工党山东省书画院院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多年来,于书画创作之外,尤喜文学写作,曾发表文艺理论、美术批评、散文、杂谈、游记等70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