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学生”

孙老书赠作者格言

“其峰仰止——孙其峰先生书画精品展”展品

 

 

 

孙其峰先生家乡是山东省招远市,与我的老家莱州毗邻。因喜欢书画,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每次在各种报刊上见到孙老的书画作品我都会很兴奋,倾慕不已,早有拜访孙老的念头,但是一直没有勇气,可能是我底气不足的缘故吧。

1998年,我去天津探望孙伯翔老师,提及此事,伯翔老师说:孙老人很好,学识高深,尤喜欢与年轻人谈论艺事,他现在已经搬回山东老家去住了,你可以直接去找他。于是,我壮着胆儿按响了孙先生在招远老家属远山楼的门铃,家人问明了来意后,孙老接见了我。

“其峰仰止——孙其峰先生书画精品展”展品

交谈中,我提及请孙老为我点评书法作品,孙老边看边说:“我以前见过你的字,魏书、行草书都见过,写得不错。”孙老用手指点着习作说:“你看这些字,既知道它的姥姥是谁,又能找出它的舅舅是谁,尤其是这些草书的线条,简直就是梅花枝干嘛,你为什么不画画?”我说少年时曾练过一段时间,踏上社会后就用业余时间专心练字了。孙老又说:“你想学我可以教你。”老人轻声细语的一句话,却仿佛一道惊雷震得我一时发懵,继而喜出望外——对我来说是多么不敢想象,求之不得啊!

但是我能当好大师的学生吗?欣喜之余,我还是实实在在地对老师说我没有什么基础。孙老说:“怎么没有基础?学习了二十几年的书法就是最好的基础。”说着,老先生就从画案边上抽出一张尺余的纸头儿,顺手拈来一枝毛笔用草书写了一个“带”字,他问我:“这是什么?”我说是个带字。他说:“对了,但这也是另一种东西,葡萄的枝干。”接着又用淡墨点染了几下,钩上两串葡萄。点划之间,一张写意画就这样完成了。孙老说:“拿着吧,回去看看,我不能光说不练。”又拿起展世新先生刚为他刻好的印说:“就盖这吧。”就这样,已过不惑之年的我又开始涉足绘事。

孙老示范作品(潘英琪先生藏)

怀着激动的心情,基于自己的书法功底,我选择了从画竹起步。一个星期后我拿着自己的第一件作业去了老师家。看着我惴惴不安的样子,孙老在教我的同时,选了一张相对好一点的竹子特意题写了字:“英琪此帧,信手草草,若不经意,亦自成趣,盖得力于书法腕底有功夫也。”

孙老题跋、潘英琪先生画竹

就这样,在孙老的精心教导和不断鼓励下,我业余时间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国画学习中,坚持每周交一次作业。每次带上作业去按响属远山楼门铃的时候,心里总是忐忑,生怕老师说没有进步,但老师总是不厌其烦,热心教导和鼓励。就这样四年过去了,我的画作有了长足的进步,2002年的夏天,老师看完作业后说:“潘英琪,你是我野学生中最用功也是进步最快的一个。知道什么是野学生吗,就是没跟我在大学里上过课的学生。”

后来老师又搬回了天津,我去天津不是那么方便了,便多以书信形式请教孙老。对我每次的书面请教,年事已高的老师依然不厌其烦地回信指点。老师不仅教我作画,更身体力行地教我做事做人。在老师的教导影响下,二十多年来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在丹青中勤奋努力,生怕对不住老师的恩情。

我很幸运成为老师的“野学生”,祈望老师健康长寿,然而,噩耗传来,老师还是离开了我们,美术教育和国画界失去了一代大师,我失去了敬爱的师长!怀着沉痛和急切的心情匆匆赶去和老师告别,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二十五载和老师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老师的音容笑貌一直闪现在眼前,无以为报,谨以此小文哀悼敬爱的老师!

大师虽逝,画魂不朽!

“其峰仰止——孙其峰先生书画精品展”展品

注:本文原刊于《中国书画报》

作者简介

潘英琪,字迹杰,号伴墨斋主人,山东莱州市人。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维权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艺术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届鉴定评估委员会委员、山东文博书画研究会副会长、郑道昭书法研究院院长、烟台大学兼职教授、山东工商学院兼职教授。他师从孙其峰、孙伯翔先生,以魏书、行草、榜书、写意花鸟名于世。善逆锋用笔,重性情,追求沉雄、博大之气。先后出版《潘英琪书画艺术》等多部专集,撰写发表《浅析书法作品鉴赏》等评论文章数十篇。曾应邀出访欧、亚多国并举办展览。

  • “野学生”已关闭评论
    A+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