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起秀才,大概大家的印象都是酸腐的儒士这样的形象,要么就是孔乙己那样不争气的穷酸样,其实孔乙己不是秀才,因为鲁迅先生说的很明白,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但是这些秀才的形象并不全面,真正的秀才,其实都是当地牛逼闪闪的人物,绝不是酸腐的儒士,当然也不可能穷酸。
古代分阶层,一般按照“士农工商”四个等级排序,士是什么?就是读书人,知识阶层,秀才算不算?当然算,虽然是最底层,但依然是最高等级的阶层,不是鸡头,却是凤尾。
按照古代的科举制度,每个府院试两年考三次,每次录取25人左右,平均每年37,每个县5人。也是谁说相当于秀才是全县高考前5名,还是很牛的,相当于现在考上清华北大的水准。
从学识上说,秀才在一个县算是佼佼者,至少算是精英人物。秀才除了不能做官,还有不少特权,比如每年官府会有一部分钱粮,叫作“廪稍银”,虽然不多,聊胜于无,也可以算作政府对知识分子的一种尊重和优待;其次,可以“状子直呈、见官不跪”,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秀才的状子,可以直接送到县官的案牍上,不经过中间的小吏;见到县官之后,可以不下跪,县官还不能随便对秀才用刑。
秀才还有行动自由等特权。在古代,特别是明清两代,统治阶级越来越土鳖,整天想着法儿地折腾老百姓,比如保甲制度,百姓想出门,超过百里就得到里正那里开“路引”,还得写明要去哪儿,大概多少里地,得多久回来,里正向上报,通过审核才行。要不然,就要依律治罪。
在这种严刑峻法之下,老百姓想出门比登天还难。可是秀才却不用,可以随便游学,还可以免费住在官家的书院里,想怎么出溜怎么出溜,没人敢管。
当然,这些都是政治上的特权,在现实生活中,秀才也是很牛逼的角色:秀才虽然不能当官,但是地方县衙里的小吏、朝廷大员的幕僚,自然优先安排秀才担任,掌管刑事案件以及钱粮财政等,油水也是不少。
就算进不了官府的序列,自谋职业,秀才也是金光闪闪的。
开馆授徒或者给有钱人家当个私塾先生也是小菜一碟,不要小看私塾先生,一年的俸禄养活一大家子人是不成问题的。如果有个学生出息了,考上了进士甚至高中状元,那可就火了!这广告效应比今天一个中学考上几百个清华北大还要厉害,各地的学子纷纷投入门下,当然收入也更多了。
其次是学医。俗话说,秀才学医,笼中捉鸡。学医对于秀才来说是很简单的事儿,四书五经那是科考的必考科目,自然倒背如流的,与医学上的医理来分析,其实都是同一套哲学体系,秀才多少都懂医术就是这个原因,所以,秀才转行学医也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再次,算命打卦。跟上面的俗话差不多,“秀才学易,笼中捉鸡。”易就是算卦,当然,这种职业秀才参与的很少,大多数是一些连秀才也没考上的读书人当了算卦先生,在街上摆摊算卦。
而如果秀才去拜个卦摊儿,那可就厉害了。第一,他有文化底子,说起卦来振振有词,一般不认识字的老百姓只能信,不信秀才也得信卦书上说的;第二,秀才善于察言观色,怎么说呢?秀才是读过书的,也是走过路的,当然也是阅人无数的,有一句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秀才可是其中的佼佼者,万卷书不敢说,至少读书比一般人多,这是事实,其次,行万里路,这个肯定的,秀才要参加乡试,那可不是现在这样买张票就走了,那可得靠两只脚板往考试的地方走呢!
明清两朝乡试一般在省城,有时候甚至在京城,一些偏远地区的秀才要参加考试,提前半年就得准备,为什么?关键是离得远,还得走着去。这一路上风土人情,都见识了,各色人等,也都见过了,万里路行完了,阅人无数也差不多了,所以,秀才绝对都是人精,他要是去算卦,肯定把人唬得一愣一愣的,察言观色,理性分析,引经据典,加上见识多,世面广,口若悬河,谁能比他一张嘴厉害?
不仅能算卦,还能兼写状子,递状子,因为秀才的状子可以面呈县太爷,有这个特权在,不用白不用,打官司的人宁愿多花钱,也乐意让秀才写状子递进去,所以,古代的秀才想要获得体面地生活可能不太容易,但是要养活自己和家人,自然是不在话下。而史书上也有不少关于秀才作恶的记载,仗着自己有文化,利用文字上的优势进行合同和契约的欺诈,获得不义之财。当然,大部分秀才读着圣贤书,还是有点品行的,古代朝廷培养人才,不仅注重文才,更注重品行,每年都有考核,所以,秀才想作恶,或者去摆摊算卦也不太容易,毕竟影响自己的名声和品行,对自己的前途不利。
所以,古代的秀才,必然不是普通人所能比拟的,在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古代乡绅的重要组成人群,同时也担负着教化乡里的积极作用。
作者:吉建军,字劳伍,诗人、作家、资深媒体人。
本文为吉建军先生授权艺美网发布,转发请注明来源:艺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