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语出《孟子·离娄上》,宋程朱理学派认为,该句的含义为:不孝的行为有很多(三作为数量多讲),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这样的解释其实是错误的,曲解了孟子的原义,也导致后世对此句千年的误解。
《孟子·离娄上》原文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按照现代文的意思即:不孝顺的行为有很多,没有尽到后辈责任的为大不孝,舜娶妻的时候,没有禀告父母,也就是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而明理的君子则认为他私自娶妻的行为和结果,其效果和禀告父母是一样的。
这里面没有丝毫关于后代的意思。那么,孟子的本意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后来的讹传呢?建军试着为您揭开这个谜底。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被认为是孔子之后的亚圣。他认为,舜没有告知父母而娶的妻子,是尧的二女儿。而尧作为帝,通过长期考察,觉得舜这个小伙子不错,很有德行,就把女儿嫁给他。
那么,作为舜来说,他能拒绝吗?肯定不能,拒绝的话就是不忠。于是,他在没有禀告父母的情况下,娶妻。这种行为在当时的崇尚个人修养和以礼为上的大背景下,多少有些离经叛道。但是在不忠不孝的抉择中,舜毅然选择了前者。
当然,舜还有比较个人的原因。众所周知,舜的父亲和继母,对他很不友好,甚至很多次都要杀掉他。直到舜躲避离开。而当时,舜的父母,对舜的仇恨,还没有解除,所以没有禀告父母,也就是形势所迫了。
之后的误读,就显得更有趣了,不仅把“不孝有三”的“三”误读了,还牵强附会地给出了三个不孝的表现。这个首个误读的人就是汉朝的经学家赵岐,赵岐在注释这一篇的时候,给出了起码是他自己认为合理的答案,《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赵岐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经过赵岐的注,把三具体化了。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三本身就是个概数,意即很多,并非特指。如此一分,便有了歧义和误传。
之后,因为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颇高,官方和民间认为多子多福,不能绝了祭祀,所以,赵岐注解的第三条误传,就凌驾于孟子原文的意思之上,并最终取代了原文的意思。
产生误传的原因有很多,但是能够流行数千年却并不容易。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种谬传是符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
作者:吉建军,青年作家,资深媒体人。
本文为作家吉建军授权艺美网进行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艺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