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催的中年,路在何方

早起,送了两个人,一个是离开,孩子明天开学,今天出门,一个未成年的女孩子独闯异乡,作为父母是心疼;一个是离世,朋友的父亲因为癌症去世,身为后辈是心痛。想来这就是一个中年人的生活。

(一)

吃完早饭,妻子就开启了唠叨模式,我则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抽烟,孩子说,我们看会电视吧。打开电视,孩子选了一个跨界歌手的综艺节目,然后直接调到大家都喜欢的姚晨。一首《父亲写的散文诗》唱哭了电视机里的人,孩子也忍不住跑到餐厅里去偷偷的抹着眼泪。当姚大嘴讲述自己的父亲为了给她交保证金而到处借钱,一夜白头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擦泪。

有朋友将教育分两个方面,她说:一是“素质教育”,家长是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孩子心理承受的韧度和强度,以及孩子的学习的能力,这个层面主要是靠家长;再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这部分学校里的教育已经不是我们原来所说的教育了,学习知识和学习技能和过去的“学艺”差不多,即使学到博士后也不过是个术业有专攻的技师。作为一名心理学转件,她建议家长们还是调整自己心态,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性格培养,这才是孩子人生幸福的本源。

无论哪种教育,我个人的感受是最重要的是陪伴。这一点我和妻子做的都远远不够。孩子讲过小时候学自行车的事,我陪着她学了一会儿就没了耐心,回家玩游戏了。她自己闲得无聊,自己出去练,虽然摔了很多次,但最后还是成功了。从小到大,我们投入的不多,陪伴的很少,中年以后,随着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的心也是越来越疼。让我们欣慰的是,孩子一天天长大,没有跑偏,对于自己的成长和未来也有自己努力的方向。

虽然说,孩子要成人,就要经历,有时间也有必要成为一次孤儿。但是,陪伴也是最长情的告白。

(二)

陪孩子下楼,刚准备上车时,接到一个电话,一个朋友的父亲去世了。以前与朋友聊过几次,他的父亲是癌症晚期,已经多次手术,现在基本靠杜冷丁维持,今天早上永久的离开了人世。

中年以后,因为我的父母都已经80了,除了中午吃饭时间,每天最怕接到的电话就是来自父母家的电话,父母的电话也是唯一一个必回的。小区边上有个广告牌对自己触动很深,“孝道--中国人的血脉”。有时会跟孩子说,人要向上孝敬。作为父母,可以不担心自己的孩子,但是不能不关心自己的父母。老话说,只有不孝的儿和女,没有不亲的爹和娘。身为父母后,对于子女的投入,无微不至的爱也只有成年后亲身经历才能够体会,对于孩子来讲,可能只是一种唠叨。

每次回家吃饭,从进门开始母亲就不停的教育我要好好工作,告诫自己的孙女,要听父母的话,好好学习……。吃完饭,母亲坐在马扎或椅子上,守着我们继续唠叨。因为孩子多,母亲经常对别人说,我家的孩子像一条条小狗,不知道什么时间就会闯进来一只,那种自豪和喜悦的心情也溢于言表。

(三)

前些天,有朋友抱怨,现在工作和家庭排在第一位。每天白天工作,晚上回家做饭忙家务,还要抽时间回家看望老人,整天忙的找不着北。但我想说,这就是中年生活。

作为中年人,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有人养了宠物,有人整天花天酒地,也有人选择了健身、读书、品茶。不同的娱乐方式让大家有了不同的圈层,不同的人生,相互之间甚至还有点鄙视。有朋友就跟我说过,我真不觉得您们读那些书破书有用!还天天假惺惺有文化的样子。

别人可以替我们做事,但不能替我们感受,人生的路注定要自己走。我们没必要刻意去迎合谁,或去取悦谁。在没有充分的知识作为前提的情况下,即使行了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人到中年,我选择了读书。

(作者:游戏天天见)

  • 悲催的中年,路在何方已关闭评论
    A+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15日